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赵冲久在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报告

发布时间:2013/04/18 14:48:55浏览:3289

  尊敬的

  各位来宾:

  今天,第六届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隆重召开!中外公路同行齐聚北京,围绕“创新方法与最佳实践”这一主题,为推动公路交通科技进 步,加快交通运输安全发展、高效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开展深入交流。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对第六届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的举办表 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国公路科技工作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深入实施科技强交战略,通过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大科技投入,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和行业重大科技项目,针对交通基 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安全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急需的共性和核心技术,通过行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 技成果,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构建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下面,我向各位嘉宾简要介绍近年来我 国公路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针对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有效提升交通运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长大桥隧建设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依托港珠澳大桥、苏通大桥和坝凌河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组织开展跨江跨海和山区复杂条件下 大型桥梁建设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了桥岛隧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千米级斜拉桥、高墩大跨弯坡斜桥、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施工成套技术。苏通大桥创造了最大主跨、 最深塔基、最高桥塔、最长拉索四项“世界记录”,成为我国由桥梁大国跻身桥梁技术强国行列的标志性工程。在特长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和管理中,突破了隧道工 程、通风、防灾、监控等技术瓶颈,使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秦岭终南山隧道经过多学科、跨行业历时8年的联合攻关,取得了40余项科 研成果,其中通风、防灾救援、监控等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苏通大桥建设为依托形成“千米级斜拉桥结构体系、设计及施工控制关键技术”和秦岭终南山 隧道建设为依托形成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管理关键技术”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是特殊地形地质条件下公路建设技术取得新突破。针对复杂地质地形和恶劣气候条件下公路建设的众多世界级难题,从勘察设计、建设施工、 养护管理、生态环保等方面系统开展研究取得技术突破,形成了沙漠、冻土、膨胀土、岩溶、黄土、盐渍土等6类特殊地质筑路成套技术,为特殊地质地区高等级公 路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使我国特殊地质地区筑路技术整体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多年冻土、膨胀土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实践中, 攻克了高路堤、高陡边坡防护等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其中,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工程克服了多种典型地质病害建成通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山区高速公路建设 的范本。

  三是信息通信等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得到加强。针对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运营管理与服务水平亟待提升等突出问题,加强了信息通信等高新技 术的渗透融合与集成应用,在高速公路联网联控、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公众出行信息服务、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提升了交通运输信息化水 平。截至2012年末,全国共有23个省已开通或正在建设ETC车道,车道数达3700条,用户量超过460万个。

  四是安全保障与节能环保技术取得重要进展。针对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中的技术难题,与科技部、公安部联合实施了道路交通安全科技专项行 动,构建了公路交通安全技术体系框架,实现了应用技术、管理技术、标准规范、长效管理手段的创新,有力支持了全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实施,示范路段重特大 交通事故年均降低77%,死亡人数降低81%,减少损失数十亿元。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中积极采用新结构、新工艺和新材料,推广应用隧道节能照明、路面 材料再生、温拌沥青等新技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技术基础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二、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积极探索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了稳定、持续、长效的科技成果推广机制,不断完善了以政府为引导、生产建设单位为 主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支撑、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与专项行动计划,通过部省联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面向生产建 设需求,重点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集成应用。依托国家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建设,先后启动实施了10项科技示范工程,在1700多公里高速 公路建设中大规模集中应用了170余项科技成果。组织开展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专项行动计划,在全国31个省份大力推广高等级路面再生、废旧橡胶粉应用、机 制砂混凝土等技术,专项行动实施2年间共利用沥青路面废弃料150万吨,废旧轮胎90多万条,机制砂530万立方米,同时带动了沥青路面再生、水泥路面再 生和橡胶沥青加工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开展重点专项技术推广,为科技成果大规模应用创造良好条件。建立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发布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推广应 用一批技术水平高、质量效益优的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出版科技丛书,开展交通科技大讲堂,固化成果、扩大科技交流力度。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与交流,加 大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总体而言,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资 本、资源能源等要素驱动,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阶段,交通运输发展也到了需要发挥综合运输优势的新起点,迫切需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改革,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公路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一)深化改革,突破科技工作体制机制障碍

  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快转变政 府职能,强化政府对科技工作的宏观统筹和引导作用,加强行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科技政策、标准规范制定。二是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建立高 水平研发中心;支持企业牵头承担或参加科技计划项目,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和引导企业按照行业战略和市场需求先行投入开展研发项目;加强行业科技奖励对企 业技术创新的引导激励。三是推进项目管理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与奖励制度,建立科技成果公开制度。严格科研经费管理,试行科研经费“后补贴”,充分发挥 资金使用效益。

  (二)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

  未来交通运输发展,对工程建设、运输安全、节能环保、信息服务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要集中力量,聚集要素和资源,开展重大科技创新,加快提升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

  一是发挥信息化智能化的引领作用。有效促进基础设施系统的改善、运输装备系统的提升和组织保障系统的高效运行,推进政府管理、公众服务 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逐步建立统一的政策标准体系和协调机制,形成开放兼容的现代交通运输信息网络。统一组织开展行业信息化工程顶层设 计,制定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推进方案。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研究与推广应用,重点加强物联网、卫星定位导航等领域的应用攻关并取得重要突破。

  二是深化标准化改革促进行业质量服务水平提升。统筹建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部标准和企业标准分级管理、覆盖完善、优势互补的交通运 输标准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工程建设标准、运输服务标准和产品标准的行业综合标准体系。加强部、地方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引导地方和企业积极参与交通运输标准 化活动,建立地方标准备案制度,促进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衔接。

  三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示范。按照“需求引导,重点突破,推进共享,示范推广”的思路,突出政府主导,聚焦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存量交通资产安全高效使用性能和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加快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绿色的综 合运输体系,促进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的发展融合。目前,部已启动公路基础实施安全监测检测与评估处治、高海拔高烈度特殊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攻关。强化科 技示范工程顶层设计,促进科技成果的规模化应用。着力在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公路网升级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管理、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安 全应急保障等领域布局科技示范工程。

  各位代表:

  创新与实践互为前提,合作与交流相互促进。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作为我国公路科技界对外交流的重要品牌性活动,为推动公路科技的国 际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公路学会作为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路科技推广和交流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重要的载 体和平台作用。本届论坛的召开,正值我国“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刻,意义重大。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推动公路交通科技进步,加快交通运输安全发展、高效 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届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 来源: 中国公路网 作者: )

上一篇:“第六届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在京举行
下一篇:重庆:打造环保公路 路面旧料回收将达95%

返回列表

客服
热线

400-069-0399
7*24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