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关注

魏都区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3/12/13 16:26:19浏览:3668
  本文链接自:许昌市政府门户网
  地址:
  http://www.xuchang.gov.cn/sitegroup/root/html/4aef14082d7203a5012d7bb33e3a0fa7/20131127104912527.html 
  中小微企业在活跃地区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增加财政收入、富裕城乡居民、保障劳动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区中小微企业发展势头迅猛,规模及效益明显提升,但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规模小、融资难、创新能力不强、发展环境不够优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为了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近期中央、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区围绕落实政策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进行了调研。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区中小企业现状

  截至目前,魏都区共有中小微企业2123家,其中:中小企业763家,从业人员74347人,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增加值37亿元,利润总额12亿元,税收3.7亿元。微型企业1360家,从业人员7639人,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增加值8.7亿元,利润总额1.6亿元,税收8328万元。

  按行业分类,763家中小企业中,工业企业186家,占24.4%;餐饮业102家,占13.3%;零售业72家,占7.4%;批发业58家,占7.6%;建筑业18家,占2.3%;其他45家,占5.8%。1360家微型企业中,工业企业335家,占24.7%;信息传输业140家,占10.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5家,占9.2%;餐饮业121家,占8.9%;零售业91家,占6.7%;房地产开发经营84家,占6.2%;批发业91家,占6.7%;建筑业39家,占2.9%;其他72家,占5.3%。

  从产业结构看,全区已形成以造纸、包装、纺织、建材、机械加工、档发、食品、电子科技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从业人数和企业数量逐年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区中小微企业完成销售收入72亿元,同比增长17.2%;利润总额8.7亿元,同比增长18.1%。全区中小微企业总体保持了平稳增长、健康发展的态势。

  二、我区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的做法

  (一)完善政策体系。我区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工作,2012年以来,先后制定了《工业发展五年规划》、《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魏都区铁西商贸物流集聚区推进计划》、《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发展创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企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动员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焦招商引资、聚力园区建设、聚合生产要素、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结合魏都区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我区拟定出《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破解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区中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工信、发改、科技、商务、财政、工商、质监、国税、地税、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单、网络等媒体,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中小微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把惠企政策落实到位、服务到位、效果明显的单位进行表彰,在全社会营造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大力实施中小微企业培育计划。一是从小微企业中选择发展潜力大、产品市场前景好的企业,着力培育,发展成为中小企业,从中小企业中选择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努力将其培养成为许昌市“小巨人”企业。二是鼓励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大力实施中小微企业产业集群示范工程和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围绕主导产业以及传统优势产业等领域,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开展广泛合作,建立协作关系,重点培育区域特色鲜明、经济结构优化、产业链条完整、支撑体系健全的示范产业集群。

  (五)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以纺织服装和机械加工两大产业为主导,着力构建以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为引领、主导特色产业为支撑、产业聚集区为载体的新型工业化体系。以裕丰公司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产业已有9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在重点发展纺织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向织布、服装加工产业延伸,向前延伸到原棉加工及棉花物流交易,逐步形成原棉—纺纱—织布—服装加工完整产业链。以鹿鼎实业、恒丰实业等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已有28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机械加工企业18家,初步形成了从车轮材料到汽车轮辐、轮辋(lúnwǎng俗称轮圈)及整套车轮于一体的汽车车轮产业链条,产品享誉国内外。

  (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2012年,全区中小微企业申请专利559件,授权297件,居全市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5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5%。3家企业组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万里路桥、路太机械、瑞美真发);7家企业组建了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裕丰纺织、恒丰实业、一达机械、洞天科技、五星实业、中科电缆桥架等)。全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3家(河南路太、瑞美真发、世纪通讯);路太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速公路多功能清扫机、微型节能沥青混凝土拌合站、高压清洗车、市容篱栏专用清洗机”等27项核心技术先后获得国家专利,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七)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深入研究上级扶持政策,积极帮助中小企业,争取财政资金扶持。今年,我区有关部门组织申请上报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口信用保险专项资金、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项目累计35个,已批复资金152万元,已拨付企业82万元。这些扶持资金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魏都区麒睿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为我区小微企业、小商户提供贷款服务。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99笔,贷款额9835万元;自开业以来累计发放贷款558笔,贷款额6.1亿元。

  (八)落实财税扶持政策。一是营造良好的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税收环境。充分运用网站、办税服务厅等载体,及时、准确地公开税收优惠政策法规、税务行政许可等信息,营造文明高效、公开透明的办税环境。二是建立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税收服务机制。坚持开展“四上门”(了解情况上门、听取意见上门、宣传税法上门、落实政策上门)服务纳税人活动,做到实实在在地贴近纳税人服务,扎扎实实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三是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实行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7号)要求,对下岗再就业人员的税收优惠实行减免税政策,截止2013年8月,共减免再就业人员税务登记证工本费47500元,9500人次;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的通知》,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实行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财政部第65号令关于提高增值税起征点的有关规定,我区1147户纳税人享受到这项优惠政策,2012年上半年减免税款达504万元;免收工本费政策出台之后,2012年上半年免征发票工本费110万元,免征税务登记证工本费2.4万元。

  (九)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一是区企业服务领导小组制定具体方案,为企业提供金融、用工、技术、企业周边环境治理、税法宣传和项目洽谈等服务,企业从中受到很多益处。二是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我区已建成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有:区工信局网站设立的企业服务窗口、瑞美真发、万通运输公司网络服务平台。三是利用区担保中心和小额贷款公司,积极为集聚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四是魏都产业集聚区与百度合作,搭建“电子商务示范平台”(集聚区内企业无需任何费用,注册即可享受该平台服务),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五是在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我区现有担保机构1家,小额贷款公司4家,均运行良好。许昌市魏都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中心成立于2008年10月,隶属于许昌市魏都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的事业单位二级机构,注册资金3000万元,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

  (十)强化企业品牌建设。截止2013年3月底,全区有效注册商标475件,其中,全国驰名商标2件,河南省著名商标4件,许昌知名商标6件,品牌的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明显增强。

  (十一)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一是认真落实《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免征小型微型企业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财综〔2011〕104号),暂免征收小型微型企业的注册登记费、海关监管手续费、货物原产地证明书费等22项费用,对涉及中小微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强制准入的经营服务性收费一律按下限标准收取。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反映问题、交办、办理、督办、反馈工作机制,今年以来企业服务工作办公室共收集有关用地、融资、手续办理等问题12个,已全部协调解决。三是区优化发展环境办公室坚持每月进行一次企业走访,每季度组织一次企业座谈会,每半年开展一次发展环境调查,对发现影响重点企业建设的情况,督办整改,跟踪问效,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竞争激烈,中小微企业发展遭遇产销困难。我区大部分中小企业多采用订单式生产,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遭遇产销困难。由于国外纺织品需求减少,国内纺织业出口减少,纺织企业受下游企业订单减少影响,产量下降,利润降低。另外,由于食品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多样化日趋饱和,钧鼎康乐美公司从2012年下半年至今,产品销售情况不容乐观,目前公司更换了销售团队,对产品进行包装升级,并积极研发出一系列新品种,预计企业效益情况会有所改善。

  (二)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一步制约企业发展。当前我区中小微企业经营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制约。资金方面,80%以上中小微企业通过银行贷款依然困难,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造成流动资金短缺,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新上项目的建设;劳动力方面,我区纺织、汽车零部件、档发等劳动密集行业招收熟练工和技术工难度大,普工流动性强,60%以上企业招工和用工紧张凸显。

  (三)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阻力大。一是我区部分行业处于产业链中、上游,缺少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不具有产品的定价能力和议价能力,无法应对和转嫁上游原材料、劳动力等各类成本的变动和增加。二是我区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量大,仅去年就有三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淘汰落后产能项目。今年造纸业还有一个国家级淘汰落后产能项目正在进行。造纸业是我区传统支柱产业,在未来几年将陆续退出市场。目前我区企业亟待进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四)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纺织、造纸、档发等产业链条短、市场应对能力弱、经济效益差。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四、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切实转变思路。进一步在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大胆创新,放开放活,支持民营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领域,引导中小微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强化集聚,提升专业园区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块状经济特色比较明显的优势,加快产业集聚区、商贸物流集聚区建设,着力构筑载体,提升承载能力,增强同类同质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三)优化企业用工服务。一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发布平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适时组织人社部门与产业集聚区企业结合,开展岗位送社区活动,为企业招工搭建平台。二是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定期举办校企对接活动,引导企业员工到职业院校对口接受技能培训,或职业院校在企业设立对口基地,支持企业开展转岗技能培训。

  (四)推进企业战略合作和兼并重组。支持鼓励优势企业与国内外500强企业、央企和大企业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增强资本实力,提高技术水平,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对有条件的企业重点培育,引导企业尽快上市。

  (五)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纺织服装、机械加工等产业质量达标活动,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开展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工作。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及专利技术的申请工作,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六)着力开展“银企、产销、产业”三个对接。一是开展银企对接。在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杠杆作用,以政企联动、银企联手、银担合作与小贷互动,扩大企业融资,并针对重点企业组织开展点对点服务,着力缓解融资难题;二是开展产销对接。积极协调、细化分工,努力推进针对重点产业链、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专题产销对接活动,积极搭建对接公共平台,推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产销对接,努力拓市场、扩需求;三是开展产业对接。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增量扩张。

  (七)帮助企业申请各类补助资金和优惠政策。在工业结构调整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资金、信息化专项资金的项目申报上,多组织企业参与,一方面帮助企业掌握国家、省、市相关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做好项目核准和备案工作,对具备条件的项目,争取列入国家或省重点建设项目,为申请专项资金做准备。

  (八)优化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开展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加强企业周边环境整治。严格清理整顿涉企收费,严厉查处各种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等行为,严禁违规强行指定中介服务机构、对企业进行强制服务和强制收费。组织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环境、企业治安环境等专项治理,积极构筑企、警、地共建的治安环境长效机制。二是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行为,抓好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直通车”服务,加大项目联审联批工作力度,扩大联审联批范围,切实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五、对加快发展中小微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建议上级政府及银行金融部门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小微企业获得资金在信贷规模结构中占比仍很低,企业仍面临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门槛高、周期长等融资难题,需要从更深层面予以解决。建议建立全面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拓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在执行信贷政策时应增强灵活性。各级政府、银行、金融部门要通力合作,对企业深入调研,从上而下共同携手把资金用到最需要支持的地方。
  二是建议尽快制定出土地整理和置换的政策,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破除土地制约瓶颈的政策支持,对科技创新性中小微企业实行土地优惠政策。
  三是鼓励技术创新,鼓励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把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纳入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政策,重点扶持。

上一篇:【高速公路养护工贾彦杰 以路为家甘当守路人】来自许昌电视台报道
下一篇:许昌学院党委书记王清义一行赴河南万里路桥集团考察交流

返回列表

客服
热线

400-069-0399
7*24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返回
顶部